空壓機殼體振動的烈度標準
雖然想像得很好,以為振動極限可以正確地確定,但通常并非如此。
正如有人說所有空壓機在振動低于某一量級之下時,其運轉可認為是滿意的或說在振動高于某一量級之 上時便不能運轉,但卻可舉出許多例外情況。
因此,振動烈度的評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 經驗再加上其他準則。
振幅烈度圖創始于1939 年,當時是T.C.雷斯彭(T.C.Rathbone) 根據他作為安 全檢查員的經驗而編印的一種推薦性極限。
雷斯彭極限是根據重型慢速空壓機、其軸振動 與軸承座振動之比約為2+1或3:1、在殼體上測得的數據而制訂的。
雷斯彭的意思是畫出 相對于頻率的最大允許振動量級線族,經過許多人多年的琢磨,最終發展成如圖9-2 所 示的線圖。
這張線圖和所有的振動烈度圖共有的一個特征是立即能看出: 位移坐標上允許的振幅隨頻率增加而減小。
回憶對力、位移和頻率之間關系的討論,顯然,由于速度和加速 度是隨頻率而增加的,因此要維持給定量級的力,必須相應地減小位移。
在認識了這一 事實后,許多人建議在一個寬的頻帶內可用一個恒定速度標準作為空壓機狀態的最佳指示 值。注意一下圖9-2,各類空壓機狀態之間的分界線便是恒定速度線。
圖9-2所示的烈度圖和其他極大多數根據恒定速度的類似的烈度圖,是為典型的殼 體一轉子重量比約為5+1并在殼體上進行測量的空壓機而設計的。在使用任何極限前,必 須知道極限是用在什么空壓機上和必須如何進行測量,弄錯了這些問題,會導致錯誤的 結論。
國際標準化組織頒發了兩種判斷振動烈度的標準。便是在歐洲廣泛使用的ISO2372 和1S03945,起始一種是為車間試驗和驗收而設計的通用標準; 另一種是為了在現場評 價更大型空壓機的振動而設計的專用標準。
兩種標準都是根據在每一個軸承的特定位置上 測得的殼體速度值作為判斷空壓機狀態的標準。此崗種標準如圖9-3 所示,可用于運轉速度 范圍從10到200Hz(即600~1200r 'min) 的空壓機,并規定測量顏帶為從10 到1000HZ.
此兩種標準都需娶進行真方均根幅值測量,并且規定:除非振動是純正弦形的,否 則那些較普通的、用正弦波經整流后定標讀出方均根值的儀表是不能用的。這可能韙 ISO殼體速度標準中最引起爭論的問題。
許多人相信振幅崢值能比方均根值更好地度t 烈度。測量振幅方均根值的好處是振幅的方均根值與信號所含的能量的關系更密切。當 信號有一個高峰值而峰值的持續期(峰寬) 很短時,是沒有多大能量的。